•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2014年4月浙江省自考试题:小学语文教[ 其他 ]

    其他 时间:2022-09-12 14:55:56 热度: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2013年4月全国自考初中语文学科基础试题1

      以下是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初中语文学科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929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是

      A.笔画 B.部件

      C.偏旁 D.部首

      2.下面“和”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天气暖和(hé) B.小刘在家和(huó)泥抹墙

      C.他在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 D.随声附和(hè)

      3.“枇杷”一词是

      A.叠韵词 B.双声词

      C.双声叠韵词 D.非双声叠韵词

      4.句子“这个人你见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

      A.形容词 B.动词

      C.副词 D.区别词

      5.“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

      A.借喻 B.回环

      C.比拟 D.借代

      6.下列语句中不属于细节描写的是

      A.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B.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C.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D.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

      7.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韩愈 B.苏轼

      C.辛弃疾 D.王安石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引申义的是

      A.使一人理其璞 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C.秦军引而去 D.雕题黑齿

      9.“太后之色少解”中“少”的意思是

      A.不多 B.稍微

      C.轻视 D.年轻

      10.下列各句中的介词“于”用来引进比较对象的是

      A.遂置姜氏于城颍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中,“且”所连接的两个动词之间是

      A.并列关系 B.偏正关系

      C.转折关系 D.递进关系

      12.下列各句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是

      A.既富矣,又何加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居则曰:“不吾知也。” D.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3.鉴赏记叙文的语言,除了词语和句子,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A.中心思想 B.人物形象

      C.时间地点 D.修辞方式

      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通鉴纪事本末》

      15.下列全部属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的一组是

      A.举例子、分类别、问卷法、列数据 B.作比较、列数据、列图表、作诠释

      C.下定义、引用、三段论、打比方 D.分类别、作比较、列图表、归谬法

      16.所谓“宽题窄作”,就是

      A.对时空范围较宽的题目,将之改成时空范围较窄的题目

      B.对时空范围较宽的题目,将时空范围缩小,落实到具体的时空点和事件上

      C.对时空范围较宽的题目,面面俱到,每一点都一笔代过

      D.对时空范围较宽的题目,突破时空局限随意发挥

      1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是非洲最早的寓言集,在非洲文学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

      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个总称,包括20多部小说。

      C.莫泊桑的《变色龙》堪称俄国文学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

      D.“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美国文学中的林肯”分别指列夫·托尔斯泰、笛福和马克·吐温。

      18.议论文的立论要有的放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能空发议论,这表现的是议论文论点的

      A.正确性 B.新颖性

      C.针对性 D.集中性

      19.文章各部分内容的组织配合就是我们所说的

      A.结构 B.立意

      C.选材 D.构思

      20.积极启动感官,摄取各种具有特征感和表现力的表象,就是人们常说的

      A.观察 B.体验

      C.感受 D.领悟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21.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

      22.“多予之重器”是双宾语句。

      23.“蚤”假借为“早”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24.在文章的各个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材料。

      25.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一篇说明文中采用的说明顺序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交错的。

      26.有的文章题目,除了字面上的意义之外,还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寓意。它的本意通常比较简单、肤浅、容易把握,可是寓意却丰富、深刻。

      27.材料的真实性,包括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28.文章的构思要适应表现主题的需要和不同体裁的需要,这就是构思的适应性原则。

      29.一篇议论文可以有几个中心论点。

      30.不引述原文,只引述观点证明论点的方法,称为间接引证。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草书形成于晋代,是为书写简便在______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32.语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______语境两种。

      33.现代散文(狭义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______、写景散文、议论散文。

      34.从本义引申出引申义,由引申义再递相引申下去的引申方式叫______引申。

      35.如果叙述人并非作品中的人物,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就叫______人称。

      36.广告、字典、词典、科普短文以及教科书等都包括在______的范畴中。

      37.所谓立意,就是确定______。立意的高低是决定文章好坏的首要因素。

      38.论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议论的______。

      39.层次清楚,段落分明,是对文章______的起码要求。

      40.观察是作者获取与研究______的重要途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什么是排比,它的修辞作用是什么?

      42.请简要说明古代汉语中连词“而”的主要用法。

      43.立意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4.戏剧和戏剧文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5.下面是吴晗写的《谈骨气》一文,阅读后分析回答后面的问题。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分析说明本文的结构类型。(3分)

      (2)分析说明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话与后文论证内容的关系。(4分)

      (3)分析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46.下面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请仔细阅读后,展开联想和想象,将它

      改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写景抒情散文。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14年4月浙江省自考试题:小学语文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