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数学优质课教案,学前班数学教案

    学前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数学教案 ]

    数学教案 时间:2022-07-24 19:49:00 热度: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你知道怎么写学前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用数字表示房间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以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基础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一起看看学前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欢迎查阅!学前班数学优质课教案1活动目标:1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你知道怎么写学前班下期数学教案吗?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一起看看学前班下期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学前班下期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活动准备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2、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

    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或"一对"。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

    (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

    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

    2、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游戏《成双成对》。

    学前班下期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对应画面的钓鱼的数量转换成数字。

    2、练习多少关系的比较以及10以内的减法列式计算。

    活动准备1.图画纸、回纹针、磁铁、竹筷子、蜡笔、毛线、大盆。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钓鱼?

    今天我们要自己来做一些鱼,进行钓鱼比赛好吗?

    2、教师示范制作钓鱼道具

    (1)用图画纸画鱼,并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回形针夹在鱼的嘴巴上,一只鱼就完成了。

    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种类的鱼。

    (2)利用竹筷子、毛线、磁铁制作钓竿:

    将毛线的一端绑上竹筷子,另一端绑磁铁。也可用胶带固定,不要缠太厚的胶带即可。

    二、游戏活动

    1、将幼儿制作的鱼,全部放在一个在盆里面,让幼儿可以尽情地钓鱼。

    2、教师限定时间,时间到后,请幼儿收竿,记录钓到的鱼。

    三、数学活动

    1、教师随意举两个人为例,

    提问:这两个人谁钓得多?谁钓得少?多多少?少多少?

    并问幼儿怎么判断多多少?少多少?

    2、引导幼儿以算式表达数学概念,教师用数字卡、减法卡、等于卡,进行示范。

    3、在磁板上,以图卡排出表达式,并用口语表达。

    例如:强强钓了五条鱼,珊珊钓了两条鱼,谁钓的比较多?多多少?

    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

    教师表达数学式,强强比珊珊多钓了三只鱼,五减二等于三:5-2=3

    4、让幼儿运用上述方式,任选两位同伴钓鱼的数量做比较。

    四、请幼儿将自己练习的成果与同伴分享。

    学前班下期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3、发现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4、发现以上两者之间的差别。

    活动准备

    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

    3、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

    教师: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

    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

    今天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

    二、发现自身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戏:看谁做得对。

    让幼儿跟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始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游戏的速度由慢变快。

    (1)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

    (2)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三、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_x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

    2、游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

    听教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

    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学前班数学优质课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ADA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