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九年级下册化学资料,九年级化学资料,化学复习资料

    化学复习资料九年级下册[ 化学 ]

    化学 时间:2022-07-24 19:46:00 热度: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化学复习资料九年级下册,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化学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化学,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化学复习资料九年级上册,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性质活泼的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

    参加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与氧气反应的现象生成物的名称和化学式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硫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4Al+3O2==2Al2O3

    碳C+O2==CO2

    铁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奇妙的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H2O=H2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

    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

    1.实验原理——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三、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2.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改善环境状况;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日报质量:空气日报质量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氧气的制法】

    一、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特点:“一变二不变”

    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或减慢)

    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反应原理: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水+氧气

    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氯酸钾--(加入)二氧化锰(并加热)-→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在上,加热在下)

    三、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四、分解反应

    (1)是基本反应类型

    (2)含义: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3)特点:“一”变“多”

    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1、实验用品:铁架台、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高锰酸钾

    2、操作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装药品

    (3)定:固定试管

    (4)点:点燃酒精灯

    (5)收:收集氧气(利用排水法)

    (6)离:将导管从水槽中撤离

    (7)熄:熄灭酒精灯

    3、注意事项

    (1)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3)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4)试管内的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刚产生气泡不能立即收集。【这时产生的气泡是试管和导管内排出的空气。如果收集,则收集的气体(氧气)不纯】

    (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的粉末进入导管,使水槽中的水变红】

    (7)实验完毕后,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六、氧气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空气中约含21%的氧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第一种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气态空气变为液态。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在-196℃的情况下,液态氮蒸发,剩下的就是液态氧。通常我们把氧气贮存在蓝色的钢瓶里。

    第二种制法: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化学复习资料九年级下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ADA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