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八年级期末地理提纲,八年级地理提纲,八年级,期末,地理,提纲

    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复习提纲[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时间:2022-07-29 03:55:00 热度: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地理是初中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的地理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那么中学生怎样学好地理呢?做好提纲就行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复习提纲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位臵)1、半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初中生物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全体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人教版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最新,欢迎查阅!

    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4.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5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6.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课本P31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

    (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表现型比例: 3 :1

    2.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 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

    2.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 女:44条+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

    3.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4.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3.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4. 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初中生物基础知识

    一、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 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2、动物可以 促进 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

    3、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各种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的关系。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 相互适应、相互依存 的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种类 、 数量 和 所占比例 总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4、物质循环:(二氧化碳)从 无机环境 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返回 无机环境 的过程。

    5、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6、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使植物 顺利的繁殖后代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

    7、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 结构 和 功能 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如长颈鹿与抗荷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的回声定位与 雷达,蛋壳与薄壳建筑,苍蝇与照相机,人脑与智能机器人,蝴蝶与人造地球卫星。

    二、细菌和真菌

    1、细菌很小,大多数真菌也很小,可以用培养基培养成菌落来观察。

    2、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3、一个培养基上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菌落。

    4、鉴定细菌真菌种类的通常依据是菌落的特征,即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

    5、细菌、真菌、菌落比较: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找物像):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②细准焦螺旋(调清晰):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顺降逆升)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转换器:上面有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转动转换器可选择低倍镜(视野亮)和高倍镜(视野暗)。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使用凹面镜。)

    2.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安放→对光(一转转换器,选低倍;二转遮光器,选大光圈;三转反光镜,看明亮圆形视野)→ 观察

    (安放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眼睛看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找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

    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q);物像在什么方向,玻片就往什么方向移动,从而使物像居于视野中央。

    ②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3.目镜长的放大倍数低,物镜长的放大倍数高。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细胞数目(范围)越少且变暗。

    4.污点位置:玻片、目镜、物镜。光线入眼依次经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物镜→镜筒→目镜→入眼。

    二、观察植物细胞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用生物体上切取下来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生物体上撕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青霉等制成

    以上三种玻片,都可以制成永久的(永久玻片)和临时的(临时玻片)

    2.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擦→滴(清水)→撕→展→盖→染(碘液)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①细胞壁:支持、保护 ②细胞膜(一般观察不到):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④细胞核(遗传信息库):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洋葱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线粒体:呼吸作用的

    场所⑥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尼古丁、色素(使花呈现不同的颜色)。

    4.实验避免出现气泡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5.《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使用碘液的作用: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看得更清楚,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三、观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方法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口腔内壁)→涂→盖→染(碘液)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使用生理盐水的作用:保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


    人教版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最新相关文章

    ★ 人教版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八年级下人教版生物知识点归纳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 初一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复习提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