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江苏初中化学知识点,初中化学知识点,初中,化学,知识点

    江苏初中化学知识点最新[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时间:2022-07-29 03:55:00 热度: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初中化学的显著特之一是概念多,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确,掌握是否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极大。江苏初中化学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江苏初中化学知识点最新,欢迎查阅!江苏初中化学知识点物质构成的奥秘1. 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2021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一起来看看2021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欢迎查阅!

    初中化学必备知识

    课题1 金属材料一、金属和合金

    1、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大多数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优良的导电导热性、有延展性,密度、硬度较大,熔点较高。

    2、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要考虑价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3、合金

    (1)合金是金属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物质。(合金属于混合物。)

    (2)合金的性能与纯金属不同,硬度和强度一般比纯金属更高,抗腐性也更强。

    (3)生铁和钢是两种常见的铁合金。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很多金属在常温或高温下能和氧气反应,但剧烈和难易程度不同)

    ① 2Mg + O2 == 2 MgO

    ②4Al + 3O2 ==2 Al2O3 (氧化铝是致密的保护膜,能阻止铝被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③2Cu + O2 == 2CuO

    2、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指稀盐酸和稀硫酸),能转换出酸中的氢。

    ①Fe +2 HCl == FeCl2 + H2 ↑

    ② Mg +2HCl ==MgCl2 + H2 ↑

    ③ 2Al +3H2SO4==Al2(SO4)3 +3H2↑

    3、金属和盐(可溶性盐)的反应

    ①Fe +CuCl2 == FeCl2 + Cu

    ② Mg +ZnCl 2==MgCl2 + Zn ↑

    ③ 2Al +3CuSO4==Al2(SO4)3 + 3Cu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注意点: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之越弱。

    ②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氢后的则不能。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A + BC == B+ AC)

    初三化学知识

    一、化学用语

    1、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氨水——NH3·H2O

    二、化合物的分类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

    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四、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现象表达式电解水验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 通电 2H2↑+ O2 ↑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热胀冷缩)

    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

    b:在烟厂工作,虽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

    c: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

    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

    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

    四、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五、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物质的分类单质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


    2021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相关文章

    ★ 2021年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

    ★ 2021年初中化学的知识点

    ★ 2021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2021

    ★ 初中必考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归纳最新2021

    ★ 2021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 2021初中化学提纲

    ★ 2021初三化学复习提纲

    ★ 化学知识点高中总结2021

    ★ 2021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大全

    江苏初中化学知识点最新.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ADADAD
    热门栏目